山东传统名菜“蝴蝶海参”是清代大型宴席中的“八珍菜”之一 ,是热菜造型中极有特征的菜肴。其制法是将上好的刺参顺长片成薄片,在沸水中烫过,捞出 ,用洁净布吸干水份 ,加工成“蝴蝶”形 。鸡料子放碗内,参加精盐、湿淀粉搅匀成料品。将白油均匀地抹在平盘上,海参片面朝上 ,平铺在盘内。鸡料捏成蝴蝶身子形,以火腿丝做“嘴”和“身上”的纹理,鱼翅针作“须” ,黑芝麻安在头部作“眼” ,香菜叶作尾部飘带 ,成“蝴蝶”状。然后放入笼内蒸约5分钟取出 。把炒勺放中火上 ,参加清汤、酱油(数滴)、精盐、绍酒烧沸,盛人大汤碗内 ,将蒸好的“蝴蝶”推入汤碗 ,即成 。此刻,蝴蝶海参大都应飘浮汤面,汤鲜肉嫩,造型漂亮。此菜浓汁白汤,味鲜浑厚,海参片形似蝴蝶,进口滑润 ,软韧而嫩 ,深受中外来宾的称誉 。
身价尊贵的海参,食用的前史并不太久。据现在所见最早者,是元代贾铭著的《饮食须知》:“海参 :味甘咸,性寒滑 ,患泄泻痢下者勿食。”这儿仅言其性,不知道其食法 。直到清代时,海参入馔美食才日益增多 。如孔府名馔“竹影海参”的风闻便是其中之一 。相传孔子第七十六代孙“衍圣公”孔令贻终身热爱书法,对画竹也颇有爱好,经常约一些文人作诗绘画 。一次 ,孔令贻聚朋喝酒时 ,厨师用鸡脯肉剁泥制成竹节形,参加海参,冲入三套汤上席(此菜原名“清汤海参”) 。主人即景生情曰 :何不以“竹影”为名。遂易其名撒播至今 。今后海参菜成为“满汉全席”中的名菜。继而又有“海参席”的呈现。不过这种海参席,并非席中菜皆海参